推广 热搜: 佛珠  香道  _佛教用品  南京佛事展  倡导科学放生护生  菩提子佛珠  苏州佛事展  檀香  佛教  佛教文化 

中国佛教史上的珍贵瞬间!历史影像馆带你缅怀三位大德高僧

   日期:2018-11-12     浏览:75    
核心提示:  今年适逢中国佛教协会首任会长圆瑛大师诞辰140周年、第二任会长喜饶嘉措大师圆寂50周年,协会发起人之一巨赞法师诞辰110周年

  今年适逢中国佛教协会首任会长圆瑛大师诞辰140周年、第二任会长喜饶嘉措大师圆寂50周年,协会发起人之一巨赞法师诞辰110周年。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来自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学院、北京市佛教协会、北京佛教居士林,以及北京广济寺、法源寺、灵光寺、雍和宫、潭柘寺、延寿寺等佛教团体、院校、寺院的法师、工作人员与首都善信居士云集于此纪念三位高僧。

  纪念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演觉法师、宗性法师、胡雪峰喇嘛共同主法。演觉副会长代表首都佛教界致辞表示,佛教界要学习三位高僧与时俱进、契理契机的进取精神;要学习三位高僧见地圆融、团结和合的广大心量。

  穿过历史的烟云,我们不难想象三位高僧在那个百废待举的年代复兴佛教有多少艰难困苦。今天,禅风君带大家用珍贵的影像一起来纪念三位高僧。

  圆瑛大师(1878—1953),清光绪四年出生于福建省古田县,清光绪二十三年于福州涌泉寺受具足戒,法名宏悟,字圆瑛,号韬光。

  1934年,圆瑛大师创办上海圆明讲堂。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他任中国佛教会灾区救护团团长,号召组织全国佛教界抗日救国。

  1953年,与虚云大师、赵朴初居士、喜饶嘉措大师、巨赞法师、陈铭枢等发起成立中国佛教协会,圆瑛大师当选为第一任会长。

  圆瑛大师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高僧,佛法见地高深,修行办道笃实,圆融禅净显密,会通佛法世法,享有“楞严座主”“楞严独步”之誉。

  圆瑛大师毕生致力于近现代佛教复兴事业,深心奉献,为法忘躯。解放后,大师参与发起成立中国佛教协会,为近佛教救亡图存、振衰起敝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喜饶嘉措大师(1883—1968),清光绪十年生于青海青海循化县;1898年,于拉卜楞寺受比丘戒;1915年,获拉然巴格西学位。

  1949年,喜饶嘉措大师出任青海省第一届政府;1950年,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北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

  1950年,喜饶嘉措大师与赵朴初居士、巨赞法师等佛教界著名人士在北京成立“现代佛学社”并组织出版发行《现代佛学》月刊。

  1955年,他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第二任会长。1956年,中国佛学院在北京成立,大师兼任院长。

  ▲1954年,主席与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一次会议的青海省代表喜饶嘉措大师亲切交谈。

  喜饶嘉措大师是显密兼通、解行并进的藏传佛教一代高僧,也是一位对藏族文化深有研究的杰出学者,为藏传佛教经典法宝以及藏族文化的整理研究、传承弘扬,为促进汉藏佛教与文化交流,增进汉藏民族兄弟情谊,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5年4月11日,喜饶嘉措大师率中国佛教代表团访问缅甸,图为喜饶嘉措大师在仰光吉祥窟内献礼。

  ▲1956年11月,以喜饶嘉措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前往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出席第四届世界佛大会。11月14日,喜饶嘉措大师与尼泊尔佛教复兴会会长甘露喜法师在加德满都机场亲切交谈。

  喜饶嘉措大师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常怀赤子之心,不忘民族大义,坚定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被、朱德、、周恩来、习仲勋等老一辈党和国家亲切赞誉为“爱国老人”。

  巨赞法师(1908—1984),江苏江阴县人,二十年于杭州灵隐寺出家,法名传戒,字定慧,后改名巨赞。

  1938年,巨赞法师发起成立抗日爱国组织“南岳佛道救难协会”。1940年,于广西桂林创办《狮子吼月刊》。1947年,创办“杭州武林佛学院”。

  1949年,巨赞法师作为宗教界代表出席第一届中国人民协商会议。1953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国佛教协会。1957年,当选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担任《大百科全书•宗教卷》佛教部分的编审工作,主持会刊《现代佛学》编务工作。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巨赞法师(前排左二)作为唯一僧人代表出席盛会。10月1日,巨赞法师登上城楼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巨赞法师是现代佛教界爱国爱教的典范。抗战时期,法师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呼吁佛教界“倾危大厦要君扶”。

  解放后,巨赞法师团结广大佛教界人士,积极参与新中国建设事业,是首届全国政协会议唯一的佛教僧众代表,光荣地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巨赞法师积极参与中国佛教协会的发起和筹备工作,曾担任本会副秘书长、副会长。巨赞法师是学修并重的当代高僧,深研三学,被誉为我国“现代新佛学”奠基人。

  斯人已逝,生者长思。看了这么多珍贵的历史影像,我们在缅怀三位大德高僧的同时,更应学习他们的品行和精神,珍惜中国佛教的今天。

 
标签: 佛教资讯
 
更多>同类佛教新闻

佛云网
佛云网:业务范围
佛云网:联系我们
  • 1Q Q:52761801
  • 2邮箱:52761801@qq.com
  • 3微信:52761801
  • 慈明
热点推荐:
佛教域名收藏 佛教网站建设开发 智慧寺庙 功德系统 线上客堂 佛教企业服务 佛教网络推广 佛教小程序开发 佛教app制作 佛教公众号维护 佛教新闻 佛教信息
佛云网是最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主要提供佛教网站建设,佛教小程序开发,佛教app开发,智慧寺庙,佛教软件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服务佛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