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佛珠  香道  _佛教用品  南京佛事展  倡导科学放生护生  菩提子佛珠  苏州佛事展  檀香  佛教  佛教文化 

佛教中国化暨灵岩寺历史文化论坛圆满举办

   日期:2024-05-27     浏览:64    
核心提示:5月25日至26日,首届海右文澜 灵岩论道佛教中国化暨灵岩寺历史文化论坛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指导,北

5月25日至26日,首届海右文澜 灵岩论道佛教中国化暨灵岩寺历史文化论坛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指导,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办,济南市佛教协会、山东大灵岩寺承办。

25日下午,与会者受邀前往山东大灵岩寺参访。灵岩寺始建于东晋,兴盛于唐宋元明,自古为皇家寺院,从唐时起即为四大名刹之一。千年来留下诸多诗迹、碑刻等遗迹

本次论坛的举办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明确要求,全面发掘研究灵岩寺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资料,总结探讨有益于佛教健康传承的历史经验。

01 开幕式

论坛于26日上午正式开幕,相关部门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高僧大德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本次学术盛事的启动。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成员、教务长徐绍刚,山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山东省民族宗教委党组书记白山,济南市委、统战部部长马保岭,济南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宗教局局长李震,山东省民族宗教研究会会长、山东省民族宗教委政策法规处处长徐中林,山东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济南市千佛山兴国禅寺方丈弘庵法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王志远,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李利安,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教授王颂等领导嘉宾、法师大德、专家学者出席本次开幕式。

山东大灵岩寺住持弘恩法师主持

弘恩法师首先代表山东大灵岩寺,向所有远道而来的与会者表示欢迎,并宣布论坛正式开幕。

山东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济南市佛教协会会长、济南市千佛山兴国禅寺方丈弘庵法师致辞

弘庵法师代表济南市佛教协会向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由衷地祝贺。他提出,为继续推进济南佛教中国化理论与实践走深走实,济南市佛教界应继续提高站位,坚定立场,加强理论学习,涵养道德品行。在坚持佛教中国化的基础上,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引领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汇聚磅礴力量。

济南市委、统战部部长马保岭讲话

马保岭部长代表济南市委、市政府对佛教中国化暨灵岩寺历史文化论坛的举办表示诚挚地祝贺。他提到,习近平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针对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的方向,提出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明确要求。近年来济南市全力打造会通海右·五教同行宗教中国化实践品牌,在充分发挥宗教工作三支队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希望以这次论坛为契机,深入挖掘灵岩寺的历史文化,深入推进我国佛教中国化,为开创省会宗教工作新局面迈出新步伐、集聚新智力、提供新动能。

山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山东省民族宗教委党组书记白山讲话

白山书记提到,近年来,山东省各级统战、宗教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山东省以突出认同聚焦文化会通全面从严治教三个方面为方向,始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以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宗教,发挥优势、突出主线,进行宗教中国化的山东实践。他向与会学者法师们提到把握佛教中国化山东实践的时代主体时代方向时代定位三点建议,希望与会者可以在本次学术、思想、文化的盛会中做好灵岩寺历史文化的研究,深入推进宗教中国化山东实践走深走实。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成员、教务长徐绍刚讲话

徐绍刚教务长代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代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吉林向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表示欢迎与感谢。他提到,本次学术研讨会旨在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总结、提炼、吸收、借鉴我国佛教中国化进程中所创造的宝贵历史经验,为推动我国宗教中国化贡献力量。

02 主旨演讲

开幕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王志远,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李利安,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院长、教授邱高兴,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人间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陈剑鍠,学哲学系教授、江苏省委统战部宗教中国化研究基地主任杨维中受邀发表主旨演讲。

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教授王颂主持

王志远研究员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王志远以《佛教中国化九阶论与新时代人间佛教》为主题发表演讲。

李利安院长发言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李利安以《灵岩寺塔基阿育王经变中的佛舍利信仰》为主题发表演讲。

邱高兴院长发言

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院长、教授邱高兴以《佛门<十二时歌>俗曲弘法述辨——由定光道询读<十二时歌>谈起》为主题发表演讲。

陈剑鍠教授发言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人间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陈剑鍠以《中国佛教文化视域下的临终关怀》为主题发表演讲。

杨维中教授发言

学哲学系教授、江苏省委统战部宗教中国化研究基地主任杨维中以《出身于灵岩寺的罗什弟子僧叡考述》为主题发表演讲。

03 分论坛

几千年来,佛教文化已经深深地嵌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根主脉主源流,成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文化基因之一。

26日下午1点,首届海右文澜 灵岩论道佛教中国化暨灵岩寺历史文化论坛分为三个分会场,以小组的形式,对佛教中国化与山东大灵岩寺的历史文化两大主题,展开深入的学术交流和研讨。

本次论坛以山东大灵岩寺为样本,讨论佛教中国化,对佛教研究领域来说,具有独特的价值。灵岩寺是中国禅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所存碑刻文献是研究汉语的发展以及综合性社会制度的重要史料。根据灵岩寺的历史文化为主题举办学术性研讨会,以多视角、多层面,聚焦灵岩寺在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梳理其脉络原理,探索其内在肌理,具有一定的学术、文化与宗教意义。

第一分会场第一组

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孙国柱以《一个佛教文化研究框架的尝试性梳理—基于社会的拟人化思考》为题,山东大灵岩寺住持弘恩法师以《从佛教中国化的视角看灵岩寺历史上的政教关系》为题,南安报恩寺讲师昌莲法师以《山东大灵岩寺与佛教中国化》为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务三处二级调研员、助理研究员张雪梅以《浅谈新时代宗教人才教育培训工作》为题依次汇报。

第一分会场第二组

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研究员黄崑威以《试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泰山僧朗》为题,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李小白以《金元之际汉地佛教僧团流动与山东灵岩寺的生存状态》为题,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佛学研究》编辑部主任能仁法师以《灵岩寺与金元北方曹洞宗网络》为题,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谭洁以《长清灵岩寺观音道场及观音信仰探析》为题依次汇报。

第二分会场第一组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王大伟以《北方佛教寺院的制度生活——以山东灵岩寺碑刻文献为中心》为题,浙大城市学院历史研究中心讲师王杨梅以《朝廷、社会、法脉——宋代灵岩寺主僧更替考》为题,南开大学哲学院副教授赵文以《隋唐时期灵岩寺的般舟行法与戒律修持》为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吕其俊以《中古佛教结社与灵岩寺辟支塔》为题依次汇报。

第二分会场第二组

苏州大学哲学系教授、宗教研究所所长韩焕忠以《紫柏真可的住山体验》为题,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张雪松以《从晚明灵岩寺复兴高僧紫柏真可之死看万历朝政教关系》为题,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王春彦以《清康熙〈灵岩志〉三藏和尚考》为题,山会科学院当代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马丛丛以《灵岩初祖文慧重元生平考》为题依次汇报。

第三分会场第一组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福建省宗教中国化研究中心主任张云江以《〈勅赐十方灵岩寺碑〉发微三则》为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艺术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陈粟裕以《塑造肉身:从灵泉寺灰身塔到灵岩寺罗汉》为题,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师资博士后景晶以《灵岩寺塔阿育王浮雕图像考释》为题,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讲师李心苑以《从汉译〈阿育王经〉到灵岩寺阿育王经变——灵岩寺塔基阿育王浮雕对〈阿育王经〉情节的取舍及其意涵分析》为题依次汇报。

第三分会场第二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夏德美以《〈明佛论〉〈白黑论〉与刘宋初年的形神、儒佛之争》为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民族宗教教研室副教授、副主任张祎娜以《辟支佛义理浅析》为题,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讲师闫磊以《绝尘:灵岩石刻书写的宗教追求与文化空间》为题,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林啸以《灵岩寺在佛教史上的文化地位及其影响——以唐宋时期灵岩寺诗歌为中心》为题依次汇报。

04 闭幕式

所有分会场发表完成后,山东大灵岩寺住持弘恩法师,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教授王颂分别做闭幕致辞。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张雪松主持闭幕式。

张雪松教授主持

弘恩法师致辞

在致辞中,弘恩法师提到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离不开相关政府部门领导的支持,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悉心指导,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的组织、统筹、安排,与会专家学者的参与,会场方的协调,以及义工的护持,并对此表达了真挚地感谢。

王颂教授致辞

王颂教授向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山东省、济南市相关部门各级领导,山东大灵岩寺的弘恩法师、义工,以及对本次论坛提供协助的社会各界表达了感谢。他认为参会学者们秉承求实求真的态度,提交了内容丰富多彩的学术成果。本次论坛意义重大,期冀通过本次论坛,将山东大灵岩寺历史上的辉煌、在佛教中国化道路上所做的工作成果展现于众。(文/妙淼 图/妙澄 果树 视频/果树)

 
 
 
标签: 佛教资讯
 
更多>同类佛教新闻

佛云网
佛云网:业务范围
佛云网:联系我们
  • 1Q Q:52761801
  • 2邮箱:52761801@qq.com
  • 3微信:52761801
  • 慈明
热点推荐:
佛教域名收藏 佛教网站建设开发 智慧寺庙 功德系统 线上客堂 佛教企业服务 佛教网络推广 佛教小程序开发 佛教app制作 佛教公众号维护 佛教新闻 佛教信息
佛云网是最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主要提供佛教网站建设,佛教小程序开发,佛教app开发,智慧寺庙,佛教软件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服务佛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